马旭东访谈:18岁记忆,叹“不复少年游”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马旭东坐在镜头前,身穿印着卡通图案的T恤,笑起来眼睛弯成两道月牙。这位毕业于播音主持专业的演员兼编剧,正带着他的暑期档喜剧电影《奇遇》与观众见面。在电影里,他饰演的李盼盼是主角黄遇奇的好友,一个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角色。谈及这个人物,马旭东的语气变得格外认真:“李盼盼代表着对友谊最赤诚的情感,这种义气其实和我本人的性格很相似。”他顿了顿,补充道,“在生活中,我也把朋友看得很重。”
这种性格的契合让他的表演自然而生动。在已曝光的片花中,马旭东饰演的李盼盼贡献了大量笑点,却又在关键时刻展现出友情的重量。一场雨夜追车的戏份里,他一边跑一边嘶吼,滑稽的动作让人捧腹,而眼神中的焦急与关切又令人动容。这种悲喜交加的表演,正是马旭东最为观众所熟知的特色——他能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生活的温度。
造型团队为李盼盼设计了千禧年风格的海胆头搭配发带,这个造型让马旭东既感到“羞耻”又难掩兴奋。看着镜中的自己,他仿佛穿越回了十八岁。“那年我也留过类似的发型,”他回忆道,“当时老师和家长都不太理解,觉得太另类。”说到这里,他忍不住笑了,“但现在回想起来,那种不顾他人眼光、坚持自我的劲儿,正是青春最珍贵的部分。”
然而当年那个顶着海胆头在校园里穿梭的少年,如今再次尝试同样的造型,感受却已大不相同。“造型做完那天,我在片场走了几圈就感觉头皮发麻,”马旭东调侃道,“真是应了那句‘终不似少年游’。”这种微妙的变化让他对时间与成长有了更深的体会。在表演中,他将这种感悟融入角色——李盼盼看似莽撞冲动,实则对友情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理解。
谈及对电影的理解,马旭东提到了电影频道的slogan“电影 共享美好生活”。他认为其中的关键词是“共享”:“电影作为一种媒介,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能让我们暂时脱离现实,共同体验角色的人生,探索未知的世界。”他进一步解释道,当观众坐在黑暗的影厅里,跟着剧情一起哭一起笑,这种集体情感体验在现代社会显得尤为珍贵。“通过电影,我们得以站在他人的角度感受世界,这种共情能力正是构建美好生活的基础。”
《奇遇》作为一部喜剧电影,在马旭东看来,其共享的意义尤为特殊。“喜剧有一种魔力,它能让人在笑声中卸下心防,更容易产生情感的联结。”他分享了一次路演的经历:一位观众在观影后告诉他,这是自己父亲去世后第一次开怀大笑。“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电影真的能带给人们慰藉和力量。”
除了正在宣传的《奇遇》,马旭东还透露了接下来的工作安排。他参演的电视剧《四喜》已经完成后期制作,预计不久后将与观众见面。与此同时,他也在悬疑剧《追诉》中挑战了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角色。“这是我第一次尝试悬疑题材,饰演的角色性格复杂,有很多内心戏。”谈到这次转型,马旭东既紧张又期待,“希望能让观众看到我在表演上的更多可能性。”
从喜剧到悬疑,马旭东在不同类型作品间的穿梭看似跳跃,实则有着内在的逻辑。“无论是让人开怀大笑的喜剧,还是引人深思的悬疑剧,本质上都是在通过故事与观众对话。”他认为,演员的职责就是成为这种对话的桥梁,用真诚的表演触动观众的心灵。
在采访的最后,马旭东再次呼吁观众持续关注他的表演。“每一个角色都是我用心塑造的,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喜爱和批评。”说这话时,他收起了往常的嬉笑,神情诚恳。那个曾经顶着海胆头的少年,如今已在表演道路上走了很远,但眼神中对艺术的热忱丝毫未减。透过他的讲述,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演员的成长轨迹,更是对表演艺术始终如一的敬畏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