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仍在此》迅雷BT资源百度网盘【BD1280P/3.3G-MP4】国语版高清版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一个普通主妇的25年抗争:当微笑成为最锋利的武器
“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家?”孩子仰着脸问道。尤妮斯·派瓦蹲下身,整理着女儿的衣领,嘴角扬起一个恰到好处的弧度:”很快,等他把工作忙完。”这个谎言她重复了整整25年,直到那张泛黄的死亡证明终于被交到她手上。
《我仍在此》的开场就像一杯温热的牛奶咖啡——巴西里约热内卢的晨光里,尤妮斯正在厨房准备早餐,丈夫路易斯亲吻她的脸颊,孩子们叽叽喳喳讨论着学校作业。导演沃尔特·塞勒斯用近乎琐碎的日常镜头堆砌幸福:尤妮斯在菜市场讨价还价,全家人挤在沙发上看电视,周末去海边吃冰淇淋。直到1973年某个寻常的周三,军政府的黑色轿车碾碎了这一切。
“他们说他涉嫌颠覆国家政权。”尤妮斯攥着逮捕通知书的手指关节发白。这个连高中都没读完的家庭主妇突然发现,警察局、法院、政府办公室的门槛比超市货架高得多。有个场景令人心碎:孩子们用蜡笔画”全家福”时,执意要给爸爸的西装涂上蓝色,因为”警察叔叔都穿这个颜色”。尤妮斯突然冲进卫生间干呕,镜头却定格在洗手台上微微晃动的水杯——塞勒斯导演最擅长的,就是用这种颤动的静物代替嚎啕大哭。
影片中段有段神来之笔。尤妮斯在法学院图书馆啃《宪法》时,镜头突然切回十年前:年轻的她正在厨房跟着广播学做舒芙蕾。”蛋黄和蛋白要分开打发,就像法律和正义…”画外音里教授的讲解与当年广播里的烹饪教程奇妙重叠。这种”时光折叠”的剪辑手法,把48岁重返校园的尤妮斯与那个连诉讼状都不会写的家庭主妇缝合在一起。当她终于站在法庭上为其他失踪者家属辩护时,背景音却是当年煎牛排的滋滋声——个人的成长史与国家的伤痕史就这样在煎锅上翻滚。
费尔南达·托里斯的表演堪称教科书级别。尤妮斯收到丈夫死亡证明那场戏,她先是像触摸烙铁般缩回手指,接着突然笑起来,法令纹里积压的岁月比任何眼泪都沉重。这个笑容后来被影评人称为”拉丁美洲的蒙娜丽莎”——既是25年等待的句号,也是新一轮抗争的冒号。正如她在听证会上说的:”他们以为给我一张纸就能结束一切,却不知道这张纸够我写满所有失踪者的名字。”
塞勒斯导演在致中国观众的信里特别提到冰激凌店那场戏。尤妮斯带着孩子们买甜筒时,电视里正在播放军政府胜利游行的新闻。小女儿突然把冰淇淋抹在屏幕上,奶油的白色缓缓覆盖了军装的绿色。这个没有台词的瞬间,比任何慷慨陈词都更有力地诠释了什么是”温柔的抵抗”。导演说他想拍的不是英雄史诗,而是”一个学会用法律当菜刀的女人”。
影片结尾处,已经成为人权律师的尤妮斯回到空荡荡的老房子。她发现墙缝里塞着孩子们当年画的”全家福”,画纸已经发黄,但那个不存在的蓝色警服依然鲜艳。这个镜头与开头形成残酷呼应——25年前她藏起这张画哄孩子睡觉,25年后画作成了历史的证物。当片尾字幕”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浮现时,影院里总能听到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主席说”这是用平底锅煎出的革命”了。尤妮斯的故事没有枪林弹雨,有的只是一个主妇把菜谱换成法律条文,把围裙换成律师袍的漫长过程。就像她站在联合国演讲台上说的:”他们带走我丈夫时,以为带走的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却不知道留下的是整个时代的掘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