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考古悬疑《护宝寻踪》央视热播,真实案件改编热议,首播夺收视冠军!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这部央视新剧凭什么一开播就冲上收视第一?真实案件改编的考古悬疑太带感
最近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护宝寻踪》可真是火出圈了,开播当天就拿下全国收视冠军,现在豆瓣上已经有不少人在讨论这部剧。说实话,刚开始看到”盗墓题材”四个字我还以为是那种故弄玄虚的网剧,结果追了几集完全被惊到了——这剧居然把2001年西安真实发生的黑陶俑失窃案搬上了荧屏!
记得第一集开场就是西安博物院那个雨夜,监控画面里几个黑影鬼鬼祟祟地摸进文物库房,180件西汉黑陶裸体俑就这么不翼而飞。这个案子当年可是轰动全国,没想到剧组真敢拍。主演白宇帆演的方堃一出场就带着刑侦队直奔现场,在泥泞的麦田里发现陶俑碎片那段,镜头晃得跟纪录片似的,连陶俑断面上的指纹痕迹都拍得清清楚楚。
最让我意外的是这剧居然请来了辛柏青和富大龙两位戏骨。辛柏青演的文物专家周教授每次出场都自带学术气场,有场戏是他拿着放大镜比对陶俑上的彩绘痕迹,愣是靠着颜料成分推断出盗墓贼可能在咸阳活动,那专业术语说得跟真专家似的。后来查资料才发现,剧组确实请了陕西省文物局的专家当顾问,连汉代墓葬的夯土层厚度都严格按照考古报告来还原。
说到墓葬场景,必须夸夸美术组。第三集那个搭建的西汉贵族墓室,墙上壁画用的是矿物颜料手绘,连青铜器上的绿锈都做旧得特别自然。有场戏是富大龙演的盗墓头子”老刀”带着手下打盗洞,镜头给到洛阳铲带出来的土层特写——上层黄土、中层青膏泥、下层白膏泥,完全符合汉代墓葬的土层结构,弹幕里考古专业的学生都在刷”剧组太良心”。
白宇帆这次演技真是突破,为了演好刑警队长方堃,他专门跑去西安博物院跟安保人员同吃同住半个月。剧中他有场追捕戏是在回民街的巷子里狂奔,撞翻的羊肉泡馍摊子、惊起的鸽子群全是实拍,最后那个纵身翻过两米多高围墙的长镜头,听说拍了十七八遍,膝盖都磕青了。现在观众看到的是他追捕时那种不要命的狠劲,完全想不到他私下里其实是个文质彬彬的文艺青年。
剧情发展到第八集出现大反转,原本以为是普通盗墓案,没想到牵扯出跨国文物走私集团。有个细节特别戳我:方堃在犯罪现场发现半枚带墨迹的指纹,周教授认出这是拓碑用的松烟墨,顺藤摸瓜查到碑林博物馆的临时工。这种把刑侦手段和文物知识结合的破案过程,比单纯枪战追车戏有意思多了。
现在每天更新后微博上都在热议剧情,有人发现剧中出现的青铜器铭文都能在《殷周金文集成》里查到原型,还有文博系统的网友晒出当年参与侦破黑陶俑案的工作照。不得不说,能把悬疑剧拍出科教片的专业度,又能把考古题材拍出美剧的节奏感,《护宝寻踪》这次确实开了国产剧的先河。
追到最新一集,方堃他们终于锁定了藏匿在潼关的盗墓团伙,下集预告里出现的那座按照1:1比例搭建的西汉大墓,光是墓道里的青铜雁鱼灯就复刻了满城汉墓的国宝级文物。听说后面还有更震撼的文物修复戏份,王鹤润演的修复师要用显微镜拼接两千年前的玉衣金缕,这剧真是把文物保护这个冷门职业拍出了热血感。现在终于理解为什么央视要把这部剧放在文化遗产日前夕播出了,那些默默守护历史的文保工作者,确实值得被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