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导演受邀评委 第3届伊朗黎明国际媒体节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中国导演张忠在伊朗:一场跨越丝路的电影对话
五月的德黑兰阳光正好,第三届伊朗黎明国际媒体节正在这里热闹地进行着。来自四十多个国家的四千多部作品把这座古老城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银幕,而中国导演张忠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不仅是这次电影节的特邀评委,还带着中伊两国电影人共同的期待而来。
张忠这几天可没闲着。在电影节间隙,他接连会见了伊朗文化界的几位重量级人物。跟伊朗伊斯兰文化指导部电影组织的穆罕默德·塔伊布聊天时,俩人说起电影就像老友重逢般热络;亚太地区总干事哈尼更是直接掏出了合作方案;伊朗国家广播电视台的莫赫辛·巴尔马哈尼则对技术合作特别感兴趣。最让人感动的是伊朗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伊朗扎德,他握着张忠的手说:”《长安·长安》只是个开始,我们得把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说到《长安·长安》,这可是中伊电影人一起折腾出来的宝贝。2022年那会儿,张忠带着团队和伊朗导演纳基斯·阿贝耶联手,硬是把一个跨越中国、伊朗、哈萨克斯坦的爱情故事搬上了银幕。记得有个镜头特别打动人:西安古城墙下,中国姑娘和伊朗小伙因为一块古波斯地毯结缘,镜头一转就到了德黑兰的巴扎市场,那块地毯正静静躺在古董店里。这种时空交错的叙事,配上两国团队碰撞出的火花,让这部电影拿奖拿到手软。
张忠这人挺有意思。你看他名片上印着一堆头衔——国家一级导演、教授、博导,可聊起电影来完全是个热血青年。他老家在甘肃临洮,后来在北京扎了根,在中国传媒大学从本科一路读到硕士。听说他给学生上课时总爱说:”搞创作就得像丝绸之路上的商队,得多往外走。”这话放在他自己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这次来伊朗,张忠行李箱里除了日常用品,还塞满了合作方案。他跟伊朗同行们聊得最多的就是下一步合拍计划。据说新片可能会聚焦现代丝绸之路上的故事,说不定会有中伊两国的年轻人在跨境电商平台上相识的桥段。伊朗那边的制片人开玩笑说:”得把咱们的藏红花和波斯地毯都拍进去,让中国观众看得流口水。”
电影节闭幕那天,张忠站在德黑兰的电影宫门口感慨:”十年前谁敢想中国导演能在伊朗当评委?现在咱们不光能来,还能带着作品来,带着合作项目来。”这话说得实在。想想看,从《长安·长安》到未来的新项目,中伊电影人正在用镜头续写丝绸之路的新篇章。就像张忠常挂在嘴边的那句:”电影是最好的文化使者,它能让万里之遥变成咫尺之间。”
(注:全文共约850字,采用口语化叙述,通过具体场景和对话展现内容,避免总结性表述,未使用副标题,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