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走出去”:多元叙事与世界对话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中国电影出海记:从功夫片到太空电梯的跨越
记得小时候看《卧虎藏龙》,竹林打斗那场戏让我目瞪口呆。那时候外国人对中国电影的认知,基本就停留在这种飘逸的武侠片或者张艺谋电影里那些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画面。这些年情况可大不一样了,现在咱们的科幻片能让老外盯着太空电梯直呼”Amazing”,动画片里的哪吒说着”我命由我不由天”也能让外国观众热血沸腾。
要说变化最大的,还得数科幻电影这个领域。《流浪地球》系列真是给中国科幻长脸。第一部里那个带着地球跑路的点子就够绝的,到了第二部,吴京他们搞的那个太空电梯,视觉效果完全不输好莱坞。我在国外论坛看到有老外讨论,说没想到中国科幻片能把硬核科技和人文关怀结合得这么好。特别是那个”移山计划”,讲全人类团结起来应对危机,这个主题放哪个国家观众都能懂。有个细节特别打动人——当地球面临毁灭时,不同国家的航天员都选择牺牲自己,这个场景让不少外国观众说看哭了。
动画电影也玩出了新花样。《哪吒之魔童闹海》能在全球卖到150亿票房,可不是光靠我们中国人自己捧场。这片子把传统神话里那个闹海的哪吒,改成了一个叛逆期的问题少年,这种成长烦恼全世界青少年都懂。我注意到外国观众特别喜欢太乙真人那个角色,觉得这个胖神仙特别有喜感。技术上也够硬核,水墨画风混搭3D效果,打斗场面行云流水。有个法国影评人说得挺到位:”这是东方美学遇上现代技术的完美联姻。”
悬疑片这两年也悄悄在国际上打开了局面。《消失的她》在Netflix上播出时,我美国室友追得停不下来。她跟我说完全没想到中国悬疑片能这么带劲,特别是那个海底牢笼的设定,看得人后背发凉。《孤注一掷》更绝,直接把电信诈骗这个全球痛点搬上银幕,东南亚观众特别有共鸣。这些片子聪明就聪明在,既保持了中式悬疑那种环环相扣的叙事节奏,又抓住了跨国犯罪这类全球性题材。
不过要说最让我意外的,还是《巨齿鲨》这样的合拍片。杰森·斯坦森和中国科学家联手打怪兽,这种组合放以前想都不敢想。深海基地那些高科技设备,很多都是中国团队设计的,完全颠覆了老外对”中国制造”的刻板印象。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电影里中国科研人员的形象不再是书呆子,而是能文能武的全能型人才,这个转变让不少海外观众觉得耳目一新。
现在中国电影出海早就不靠卖弄东方神秘感了。就像《封神第一部》里那个雷震子,外表看着是传统神话人物,内里讲的却是父子情这种放之四海皆准的情感。费翔演的纣王也不再是脸谱化的暴君,而是一个充满人性矛盾的复杂角色,这种人物塑造方式国际观众特别买账。
要说还有什么遗憾,可能就是我们的都市题材电影在国际上声音还比较小。但想想也正常,饭要一口一口吃。从李小龙的拳脚到郭帆的太空电梯,中国电影走出去这条路,我们算是越走越宽了。下次再在海外电影院看到中国电影,说不定就是讲量子计算机的硬核科幻,或者发生在上海弄堂里的烧脑悬疑——谁知道呢?现在的中国电影人,脑洞大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