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源:不止演恶人,更擅真人改编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一群中年男人的疯狂逆袭:当橄榄球撞上现实生活
你知道2014年那支横扫全国业余橄榄球联赛的”码头工队”吗?这支由重庆普通打工仔组成的队伍,硬是靠着不要命的拼劲儿,把全国冠军奖杯捧回了山城。现在,这个比电影还燃的真实故事终于要被搬上大银幕了。
管虎监制、蒋佳辰导演的《冲·撞》把镜头对准了这群”疯了一样”的中年男人。李九霄、王千源、潘斌龙这几个爷们儿往球场上一站,光是看剧照就能闻到汗臭味。特别是王千源演的那个外号”岩石”的壮汉,肌肉都快把球衣撑破了,可谁能想到这个球场猛男回家还得给娃换尿布?
“岩石这个角色太真实了。”王千源在采访里直摇头,”白天在工地上搬砖,晚上回家要哄孩子睡觉,银行卡里的数字永远赶不上房贷还款日。”但就是这个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男人,每次训练都第一个到场,撞得浑身淤青还咧着嘴笑。有场戏是他在更衣室对着镜子说:”命好就认命,命不好,认个锤子!”这句重庆方言的台词,把整个剧组都震住了。
说起拍摄过程,这帮演员简直把自己活成了真正的橄榄球队。开机前三个月就开始魔鬼训练,四十多岁的老爷们天天在烈日下练擒抱,潘斌龙这个喜剧咖摔得最惨,可每次爬起来都能把全队逗笑。有场夜戏拍到凌晨三点,十几个浑身泥泞的大老爷们蹲在路边吃火锅,活像刚打完比赛的流浪汉。
电影里有个细节特别戳心。当码头工队第一次走进正规球场时,这群建筑工人出身的球员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摸着人造草皮,有个队员偷偷把掉落的草叶塞进口袋当纪念。后来他们穿着洗得发白的队服,硬是把装备精良的对手撞得人仰马翻。这种反差感,比任何特效都来得震撼。
王千源说接这个角色是因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当年他跑龙套时住地下室,为了争取《钢的琴》里那个下岗工人角色,愣是在东北零下二十度的钢厂蹲了两个月。这次演”岩石”,他特意去重庆码头跟着工人们扛了半个月的货,肩膀磨出血泡也不吱声。”演反派确实过瘾,但演这种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的小人物,你得先把自己摔碎了才行。”
影片最燃的决赛戏份拍了整整十八天。三十八度高温下,演员们穿着全套护具反复冲撞,王千源有次被撞飞出去三米远,爬起来发现护齿都咬断了。但导演喊cut时,这个东京影帝却躺在地上哈哈大笑:”过瘾!比《解救吾先生》里掐刘德华脖子还带劲!”
现在想想,这部电影妙就妙在它不讲什么大道理。就是一群被生活揍得鼻青脸肿的中年人,突然某天决定不再认怂。就像预告片里那个镜头:暴雨中的球场,十几个满身泥水的身影叠在一起嘶吼,看台上空无一人,但他们喊得就像全世界都在鼓掌。这种疯劲儿,或许才是对抗平庸生活最有效的武器。
据说真实生活中的码头工队成员现在都当爹了,有人开了小面馆,有人跑起了网约车。但每年夺冠纪念日,他们还是会穿着当年的队服聚在江边喝酒。有次老板娘问他们图个啥,带头的老哥灌了口山城啤酒:”就图个证明,咱这些老帮菜还没死透。”这话糙理不糙,大概就是《冲·撞》最想说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