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洒银幕!好莱坞重制《姥姥的外孙》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泰国”啃姥”故事遇上好莱坞:一场跨文化的家庭博弈
听说没?那部让泰国电影首次冲进奥斯卡的《姥姥的外孙》要被好莱坞翻拍了!就是那个整天游手好闲的阿安,为了继承姥姥的房子假装孝顺的黑色喜剧。Miramax影业刚拿下翻拍权,准备搞个美式版本。这事儿可有意思了——你想想,泰国人那种拐着弯儿说话的孝顺文化,换成美国人直来直去的作风,得闹出多少新鲜笑料?
记得原版里阿安那副嘴脸吗?这个泰国华人家的无业游民,看见堂妹照顾病重爷爷继承了房产,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转头就对着自己姥姥打起了算盘——老太太确诊绝症,这不正是”啃姥致富”的天赐良机?可他那几个舅舅也不是省油的灯,个个虎视眈眈盯着老太太的房产证。最绝的是姥姥本人,别看躺在病床上,骂起人来中气十足,把阿安那点小心思看得透透的。有场戏笑死个人:阿安端着亲手煮的粥献殷勤,姥姥舀一勺直接喷出来:”你是要毒死我早点继承遗产吧?”这种辛辣又真实的家庭互怼,在亚洲观众里炸开了锅,光国际票房就卷走5500万美元。
制片人范里迪·蓬西提萨克说得挺在理:”谁家没几个让人头疼的亲戚?但每个家庭的狗血剧演法都不一样。”这话说到点子上了。泰国版里那些绕着弯的孝道表演——阿安明明心里惦记着房产证,表面还得装模作样给姥姥按摩捶背;老太太明知孙子图谋不轨,还要配合演出祖孙情深。这种”看破不说破”的东亚特色人情世故,到了美国版肯定得大变样。我猜好莱坞编剧八成会让主角直接跟姥姥摊牌:”我看中您房子了,咱俩做个交易?”然后祖孙俩可能真会像谈生意似的讨价还价起来。
Miramax的CEO乔纳森·格里克曼夸原片”又好笑又催泪”,这话不假。记得阿安在医院走廊撞见姥姥偷偷哭的那场戏吗?前一秒还在跟护工吹嘘自己马上要有房有车,下一秒看见老太太脆弱的样子,整个人都僵住了。这种让人笑中带泪的瞬间,估计好莱坞会加倍放大。美国人拍家庭戏最爱搞情感过山车,说不定会让姥姥突然病情好转,反过来折腾几个不孝子孙,那戏剧效果绝对拉满。
文化差异这块最有看头。泰国版里姥姥骂人都带着禅机:”你前世是饿鬼吗?这辈子盯着我的棺材本。”换成美国姥姥可能就变成:”想拿我的房子?除非从我尸体上跨过去!”还有那些亲戚间的明争暗斗,泰国人讲究表面和气,背地里使绊子;美国人可能直接家庭聚会当场掀桌。我特别好奇他们会怎么处理遗产律师这个角色——在泰国版本里就是个背景板,但在美国故事里,搞不好会成为关键人物,毕竟美国人分遗产可是动不动就对簿公堂的。
说到改编方向,制作方强调要保留”核心家庭矛盾”,这选择挺聪明。原版最出彩的就是把人性那点小九九摊在阳光下暴晒:谁没在亲戚病床前偷偷算过经济账?谁没动过”要是老人走了我能分到…”的念头?这种难以启齿的真实,才是电影打动人的地方。不过美国版肯定会加入新佐料,比如多元种族家庭关系——说不定主角变成个拉丁裔青年,姥姥是个毒舌的犹太老太太,那文化碰撞就更热闹了。
现在最让人期待的是选角。泰国版男主那种油腻中带着蠢萌的气质太难拿捏了,好莱坞年轻演员里,能演出”又贱又让人恨不起来”感觉的,我第一个想到《宿醉》里的扎克·加利费安纳基斯。至于毒舌姥姥,梅丽尔·斯特里普要是肯接这角色,绝对能骂出新高度——想象下她用《穿普拉达的女王》里的语速数落不肖子孙的场面!
其实翻拍最怕的就是水土不服。之前日本《家族之苦》被好莱坞改成《大家来我家》,就把原版细腻的家庭观察变成了闹剧。这次《姥姥的外孙》好在有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内核:面对亲情与利益的抉择,人性从来不分国界。就像原版里那个神来之笔的结尾——当阿安终于拿到房产证时,发现姥姥在遗嘱里写着:”房子给你,是因为你是最像我的人。”这种带着酸楚的温情,无论在曼谷还是洛杉矶,都能精准戳中观众的软肋。
等着看吧,这场东西方”啃老”文化的对撞,保准能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说不定明年奥斯卡,我们又能看见这部泰国故事的美国家庭新编,继续冲击小金人呢?毕竟,全世界儿女面对长辈遗产时的那点小心思,从来都是共通的喜剧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