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携手冈田将生 《地震之后》日本上映

村上春树携手冈田将生 《地震之后》日本上映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村上春树遇上阪神大地震:冈田将生新片如何用四个陌生人的命运缝合时代创伤
听说没?那个让书迷们又爱又恨的村上春树,他的短篇集《神的孩子全跳舞》要被搬上大银幕了!不过这次可不是照本宣科,导演井上刚玩了个狠的——把原本的剧集《地震之后》重新捯饬成电影,还塞进去不少新镜头。这片子瞄准的是1995年那场把神户掀了个底朝天的阪神大地震,但讲的可不是救灾现场那些事儿。你猜怎么着?它让四个八竿子打不着的陌生人,在不同时空里各自晃悠,最后这些人生轨迹居然像被地震波震到一块儿去了。
村上春树携手冈田将生 《地震之后》日本上映 -1
先说说这阵容——冈田将生那张自带忧郁的脸,演个被地震震碎生活的角色简直不要太合适。跟他搭戏的还有鸣海唯、渡边大知这些实力派,最绝的是佐藤浩市和桥本爱也来掺和。导演井上刚以前拍《海女》的时候就把小城故事讲得贼,这次配上《驾驶我的车》的编剧山本晃久,俩人愣是把村上春树那些玄乎其玄的文字,熬成了一锅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寓言。
电影里有个场景特别戳人:冈田将生演的上班族,地震后每天机械地重复着公司到临时板房的路线。有天下班路上,他看见个老太太在废墟里刨东西,走近才发现人家在捡碎照片。俩人谁都没说话,就蹲那儿拼了半宿的相片拼图。这种静默的伤痛,比嚎啕大哭更有杀伤力不是?还有个桥段是渡边大知演的货车司机,拉着救灾物资却总绕道去个没人的公园长椅坐着。后来才明白,那椅子底下刻着他失踪女友的名字。
这片子最鸡贼的地方在于,它不直接拍地震当时的惨状,专挑灾后那些年身上留下的隐形伤疤。比如鸣海唯演的大学生,总在深夜给早已不存在的灾区号码打电话;佐藤浩市饰演的退休教师,二十年如一日地给遇难学生批改根本不存在的作业。这些像小刀子似的,慢慢划开观众心里结痂的伤口。
要说这片子和原著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把村上春树那种飘在半空的孤独感,狠狠拽进了具体的历史现场。原著里那些神神叨叨的超现实元素,在电影里都变成了看得见的创伤后遗症——有人对着空气自言自语,有人收集地震当天的报纸直到塞满公寓,最绝的是桥本爱演的那个角色,专门录制各种环境噪音,说是在找”地震前世界的声音”。
10月3号在日本上映的时候,听说好多经历过那场地震的中年人,看到一半就捂着脸跑出去了。不是片子太煽情,是那些细节太真实——便利店里永远多备的应急物资,公寓阳台必须朝外开的逃生门,还有角色们聊天时总忍不住瞟向天花板的习惯性动作。这些生活褶皱里的恐惧,比任何特效都来得震撼。
这片子最妙的是结尾处理。当四个主角终于因为一盒跨越时空的录音带产生交集时,导演居然没用滥俗的大团圆。他们只是坐在不同地方的电视机前,看着同一则关于地震纪念的新闻,然后各自露出了”原来你也活着”的表情。这种克制的联结,反而比抱头痛哭更有力量。就像村上春树在书里写的:”我们都是神的孩子,只不过有的舞步跳错了拍子。”
要是你以为这又是部苦大仇深的灾难片,那可就走宝了。井上刚往里头塞了不少黑色幽默——比如有个政府官员总把”重建”说成”重见”,灾民们就故意问他:”您是要我们重新见鬼吗?”这些带着血丝的玩笑话,反而让片子有了真实的温度。毕竟在日本人看来,能开玩笑的伤痛,才算真正迈过去了。
现在想想,这片子挑在2023年上映挺有意思。疫情刚缓过劲儿来,全世界都处在某种”灾后”。电影里那些关于记忆、遗忘和重新连接的命题,突然就变得特别应景。有个影评人说得好:”它表面上讲的是二十多年前的地震,骨子里说的却是我们每个人心里没震完的余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