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影评 | 电影宣传如何“吆喝”更响亮?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最近电影宣发这事儿,可真是让片方和观众都挺闹心的。刷抖音的时候总能看到新片推送,但那些剪辑来剪去都是同一套——要么是主演对着镜头喊”一定要看”,要么就是硬凑网络热梗。有个叫小吕的观众说得挺实在:”刷到第十个宣传视频的时候,我连片名都没记住,就记得演员在跳科目三。”
线下路演更尴尬。上个月有部都市爱情片来我们这儿宣传,女主角在台上突然开始跳《恐龙扛狼》,台下观众举着手机一脸懵。观众小熊吐槽说:”我是来看电影主创聊创作故事的,结果整得跟网红商演似的。”而且路演城市少得可怜,二三线城市的影迷小朱抱怨:”去年整年就等来两场路演,抢到票的难度堪比春运。”
数据更是直接打脸。今年五一档预售票房直接腰斩,从去年同期的2亿掉到1亿。头部新片《水饺皇后》的”想看人数”才8.7万,连去年《维和防暴队》56万的零头都不到。刷短视频平台的时候也能感觉到,电影官方号现在点赞量普遍少了三分之一,有时候刷半天都刷不到电影相关的内容——全被短剧和旅游攻略淹没了。
最气人的是有些片子搞数据造假。前阵子有部悬疑片在抖音点赞几十万,评论区全是”年度最佳”,结果上映后观众发现货不对板,票房三天就崩盘。业内人士翁旸透露,现在有些片方把宣发费的三成都花在买数据上,这操作跟网红直播间刷单有啥区别?
不过也有玩出新花样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搞了个AI滤镜特别有意思,能把用户照片转换成宫崎骏动画风格,我朋友圈好多人玩得不亦乐乎。还有《哈尔的移动城堡》请于适配音就挺聪明,人家本来就是二次元老粉,在B站直播时聊作画细节比主持人还专业。
说到线下活动,《年会不能停!》的路演就做得走心。他们没搞那些虚头巴脑的表演,就是主创坐下来跟观众聊职场段子,现场笑声就没断过。后来好多观众自发在豆瓣写长篇观后感,比官方通稿有说服力多了。
现在观众注意力都被短剧和旅游抢走了,今年五一景区人挤人的视频可比电影预告片点击量高多了。但我觉得不是大家不爱看电影了,是讨厌被当傻子糊弄。就像谭飞说的,与其在公域流量里打水漂,不如好好经营影迷社群。认识个文艺片发行小哥,他们建了二十多个微信群,每次有新片就组织线下观影会,虽然规模不大但上座率能到八成。
说到底,电影宣传跟相亲一个道理。你整得花里胡哨但言之无物,见面一次就露馅;要是真诚地展现亮点,反而能吸引到对的人。最近重映的《泰坦尼克号》啥营销花样都没搞,就发了条”25周年4K修复版”的微博,票房照样破亿。这年头观众精着呢,与其把钱砸在买热搜上,不如把路演多跑几个城市,把特效多打磨五分钟——毕竟电影说到底,还是要靠作品自己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