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宇自曝经历6次气胸手术,《方大同》悲剧引警醒

白宇自曝经历6次气胸手术,《方大同》悲剧引警醒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白宇6次手术背后的”隐形杀手”:气胸到底有多可怕?
最近在《开始推理吧》里,演员白宇聊到自己已经做过6次气胸手术,让很多观众都吓了一跳。他说现在体力明显不如以前,爬个楼梯都喘得厉害,完全不像个30出头的年轻人该有的状态。这让我想起前些年歌手方大同就是因为气胸突然离世的,当时才32岁。你可能觉得气胸离自己很远,但其实它特别爱找那些瘦高个的年轻人,尤其是男生。
白宇自曝经历6次气胸手术,《方大同》悲剧引警醒 -1
白宇在节目里说,第一次发病是在拍戏的时候,突然觉得胸口像被针扎了一样疼,呼吸越来越费劲,送到医院才知道是”肺破了个洞”。医生告诉他这叫自发性气胸,就是肺表面莫名其妙破了,空气漏到胸腔里把肺给压瘪了。最夸张的是他后来复发了5次,每次都要做手术,现在胸口还留着几个小疤痕。他说现在连搬个重箱子都提心吊胆的,生怕肺又”漏气”。
说到方大同,可能年轻点的朋友不太熟悉。他是台湾很有才华的创作歌手,2016年早上起床突然胸痛,送到医院没抢救过来。后来才知道是气胸引起的心脏骤停,从发病到就几个小时。当时他正在筹备,头天晚上还在录音室熬夜工作。医生后来说,要是他平时注意点,别总熬夜,可能就不会出这事。
武汉同济医院的高宝安主任说,现在门诊里气胸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很多都是上班族和学生。有个大学生打篮球时突然倒地,送到医院时一侧肺已经压缩了80%;还有个程序员连续加班三天后胸痛,检查发现双侧气胸,差点要了命。高医生说这些病人有个共同点——要么突然剧烈运动,要么长期疲劳。
关于运动,高医生特别提醒几个要点:千万别学那些健身博主突然做高强度训练,尤其是平时不运动的人。他见过好几个年轻人跟着视频做波比跳,结果跳到医院去的。搬重物的时候最忌讳憋气发力,正确做法是抬起时呼气,放下时吸气,就像举重运动员那样。平时锻炼首推游泳和慢走,既能锻炼呼吸肌又不会太剧烈。有个病人坚持每天游半小时,两年都没复发过。
生活习惯方面,高医生说他最头疼的就是劝年轻人别熬夜。有个设计师病人每次复发前都连着通宵赶方案,第三次住院时肺已经像破渔网一样都是疤痕。现在很多人以为熬夜补觉就行,其实损伤是不可逆的。还有个考研的学生,压力大到每天抽两包烟,结果气胸发作时肺里像塞了个气球,医生抽出来800毫升空气。
饮食上倒是不用太讲究,但高蛋白食物真的管用。高医生说起个病人顿顿吃水煮鸡胸肉,三个月肺功能恢复得比手术前还好。维生素C也很重要,橙子、猕猴桃这些可以多吃。有个老大爷特别逗,每天带个保温杯泡柠檬片,说比吃药管用,后来还真五六年没复发。
最让人后怕的是,很多人第一次胸痛都以为是岔气或者胃病,硬扛着不去医院。高医生接诊过最危险的病例是个外卖小哥,忍着疼送完午高峰才去医院,结果一侧肺完全塌陷,再晚点可能就窒息了。现在医院急诊科都培训护士,见到年轻瘦高个的胸痛要优先排查气胸。
白宇在节目里说得挺实在的:”现在拍动作戏前都得跟导演报备,有些镜头得找替身。”他建议年轻人要是突然胸痛、呼吸急促,别犹豫直接去医院。有个细节挺戳心的——他说现在行箱都改用四轮推的,因为医生警告他提重物可能诱发复发。看来明星光鲜背后,也有这些不为人知的健康困扰。
说到预防,其实很简单:瘦子适当增点肥(医生说BMI低于18.5的风险高3倍),抽烟的赶紧戒,办公室久坐的每小时起来伸个懒腰。最重要的是,别把年轻当资本挥霍,白宇和方大同的例子就摆在那儿。下次你看见同事熬夜赶工或者朋友突击减肥,不妨把这事当谈资聊聊,说不定就救了条命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