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方向》以亲情呼唤台湾回归

《家的方向》以亲情呼唤台湾回归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一只信鸽飞过海峡,牵出两岸割不断的血脉
那只叫”九天”的信鸽扑棱着翅膀落在台北老宅的窗台上时,阿珍正蹲在院子里给爷爷熬中药。鸽子腿上那枚泛着铜绿的脚环在阳下特别扎眼,上面”北京西城”四个字让端着茶壶出来的爷爷突然红了眼眶。这是电影《家的方向》里最戳心的之一,2023年5月上映的这部片子,用信鸽当引子,把两岸老百姓骨子里的亲情给刨出来了。
《家的方向》以亲情呼唤台湾回归 -1
北京胡同里的老邱最近特别闹心。刚退休的老头子每天要照顾阿尔兹海默症越来越严重的老娘,老太太总把酱油瓶当暖手炉揣怀里。儿子亮子创业赔得底儿掉,天天琢磨着要把祖传的四合院卖了周转。最让老邱上火的是,儿子居然打起了他养了十几年的信鸽的主意。”这些鸽子是能送信的!”老邱急赤白脸地吼,可儿子觉得老头子魔怔了——这年头谁还靠鸽子传书啊?
镜头转到台北的旧公寓,李立群演的老爷爷抖着手摸鸽子脚环的样子,活像在摸什么稀世珍宝。孙女阿珍从来没见过爷爷这副模样,老人家用闽南语念叨着”同款脚环我阿兄也有”,转身从樟木箱底翻出本发黄的相册。照片里两个穿对襟褂子的少年站在北平的鸽舍前,怀里抱着的鸽子腿上,赫然戴着和”九天”一模一样的铜环。
《家的方向》以亲情呼唤台湾回归 -2
电影最绝的是把两岸的鸽群拍出了呼应感。北京清晨,老邱打开鸽笼的刹那,上百只鸽子扑啦啦掠过故宫的琉璃瓦;台北傍晚,阿珍帮着爷爷把”九天”抛向天空,鸽群绕着101大楼画出一道弧线。导演特意用了航拍,让两群鸽子在里朝着海峡中线飞,配着闽南语童谣《望春风》的调子,看得人喉咙发紧。
李立群在片场常说”鸽子认的是家,不是地界”。有场戏他演到即兴发挥,摸着”九天”的羽毛用山东话自言自语:”飞错方向喽,你老家在济南府啊?”后来采访里他说,这句是他父亲当年常念叨的。老爷子1949年跟着部队到,养了一辈子信鸽,临死前还惦记着山东老家的鸽舍。
《家的方向》以亲情呼唤台湾回归 -3
北京那条线里藏着个催泪炸弹。老邱跟儿子吵架时失手打翻老相框,从夹层里掉出半张烧焦的船票——1949年从基隆到厦门的。原来患痴呆症的老太太根本不是老邱生母,而是当年带着襁褓中的他从台湾逃回大陆的姨妈。亮子要卖的四合院,是老爷子用金门战役的抚恤金买的,地契上还沾着鸽子血。
影片快结尾时有段平行蒙太奇:台北爷爷在鸽舍前咽了气,手里攥着”九天”从北京带回的老照片;同一时刻,北京老太太突然清醒了,用闽南语管老邱叫”阿弟”,说梦见”咱家的鸽子飞过黑水沟”。银幕上两个白发老人隔空对望的样子,让电里的抽泣声此起彼伏。
这片子没讲什么大道理,就是把两岸老百姓过日子那点琐碎摊开了给你看。台北爷爷煮面线非要放山东大葱,北京老太太包饺子总搁台湾红葱头。最妙的是”九天”这只鸽子,它最后没留在任何一边,而是在两岸间来回飞,翅膀上绑着阿珍写的”爷爷走了”和老邱写的”娘记起你了”。就像导演说的:”家不是GPS上的一个点,是血脉里淌着的记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