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书》迅雷资源种子下载蓝光版阿里云盘国语版(BD1280P/3.8G-MKV)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一封寄往雪国的情书:岩井俊二的《情书》为何让人念念不忘
“你好吗?我很好。”这句简单到极致的问候,在《情书》的结尾处被渡边博子对着雪山一遍遍呼喊时,突然就让人鼻子发酸。岩井俊二在1995年拍出的这部纯爱电影,就像一封被时光耽搁的情书,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能准确击中观众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记得第一次看《情书》时,最让我震撼的是那个平行叙事的结构。渡边博子因为无法释怀未婚夫藤井树的离世,往他中学时代的地址寄了一封信,没想到竟然收到了回信。写信的人也叫藤井树,是个和博子未婚夫同名的女孩。两个素不相识的女人就这样通过书信,一点点拼凑出一个被时光掩埋的青春故事。少年藤井树总是借很多没人看的书,在借书卡上写下”藤井树”的名字;他在放学路上突然把纸袋套在女孩头上恶作剧;他在转学前最后一天,把《追忆逝水年华》还给女孩,借书卡背面画着她的肖像——这些看似零碎的片段,在成年藤井树(女孩)的回忆中逐渐清晰,原来那个沉默寡言的男孩,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喜欢。
中山美穗一人分饰两角简直绝了。她演的渡边博子总是穿着深色大衣,眼神里带着化不开的忧郁;而女藤井树则是活泼中带着点迷糊,两个角色气质截然不同却毫不违和。特别是博子在雪地里跌倒又爬起来,对着远山喊”你好吗?我很好”那段,那种释然中带着痛感的表演,看得人心里发颤。柏原崇演的少年藤井树更是成了无数人心中的白月光,图书馆窗边那个低头看书的侧影,白窗帘被风吹起时若隐若现的身影,成了日式纯爱最经典的画面之一。
岩井俊二太会拍细节了。少年藤井树和女藤井树因为同名总被同学起哄,老师点名时两人同时答”到”的尴尬;男孩故意在自行车棚等女孩到天黑,就为了对一下考试答案;转学前他站在女孩家门口欲言又止,最后只是说了句”这个还给你”——这些日常片段里藏着青春期特有的笨拙和真诚。最妙的是那本《追忆逝水年华》,少年藤井树在借书卡背面画了心仪女孩的肖像,这个伏笔直到最后才揭晓,当长大后的女藤井树看到那张素描时,错过的感情突然就有了实感。
电影里的北海道小樽简直像另一个主角。皑皑白雪覆盖的街道,老旧的图书馆,结冰的运河,岩井俊二用镜头把这些场景拍得像明信片一样美,却又带着淡淡的物哀之美。特别是博子站在雪地里仰头让雪花落在脸上的镜头,那种试图与逝去爱人建立联系的孤独感,透过银幕直击人心。渡边博子最终把未婚夫的情书——那些本该属于另一个女孩的回忆——还给了女藤井树,自己也终于能够面对新的感情。这个关于放下与和解的故事,因为有了书信这个载体,显得格外温柔含蓄。
5月20日《情书》要在中国重映了,听说还会在45个城市提前点映。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我还在上大学,现在工作多年再看,感受完全不同。年轻时容易被少年藤井树隐秘的暗恋感动,现在更懂渡边博子那种”与过去和解”的艰难。好的电影就是这样,不同年纪看会有不同的领悟。那些借书卡上的名字,雪地里的呼喊,图书馆飘动的窗帘,已经成了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如果你还没看过,真的别错过这次机会;要是看过了,不妨再去电影院感受一次——有些电影,值得在不同的年纪反复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