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消费年启幕:《跟着电影去旅游》主题列车首发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火车开进电影里:这两趟专列把银幕上的风景搬进现实
“各位旅客请注意,您乘坐的跟着电影去旅游熊猫专列即将启程,本次列车将带您穿越《鬼吹灯之云南虫谷》的神秘雨林,探访《米花之味》的傣族村寨…”4月13日清晨,成都站站台上回荡着别开生面的广播声。这不是普通的列车播报,而是一张通往电影世界的特殊车票——由国家电影局与国铁集团联手打造的电影主题旅游专列正式发车了。
车厢里,三十岁的程序员张鑫正举着手机拍摄窗外的风景。他特意请了年假来体验这趟独特的旅程:”《云南虫谷》里胡八一他们走过的茶马古道就在临沧,我追剧时就想来看看,没想到现在能坐着专列一站站打卡。”列车刚过宜宾,乘务员就推着摆满电影周边的小车走来,《五朵金花》的绣花荷包、《阿诗玛》的彝族银饰引得乘客纷纷围观。坐在张鑫对面的李阿姨是退休教师,她小心翼翼地抚摸着《熊猫计划》的毛绒玩偶:”我们年轻时候看《五朵金花》要跑十几里路去县城,现在电影里的风景自己跑到眼前来了。”
这趟熊猫专列可不只是简单的交通工具。白天列车停靠建水站时,穿着《芳华》里文工团服装的讲解员带着大家走进百年米轨小火车;晚上车厢变身移动影院,放着《米花之味》的导演鹏飞突然出现在银幕前,和乘客视频连线聊创作故事。最让人惊喜的是在蒙自站,当地村民还原了《无问西东》里西南联大学生吃米线的场景,热腾腾的过桥米线配上电影片段投影,让几个大学生游客直呼”吃出了穿越感”。
而在东北,另一场光影之旅正在铁轨上延伸。4月19日,”伊春号”旅游专列载着百余名新加坡游客驶离哈尔滨站。马来西亚华裔陈先生指着车窗外的白桦林兴奋地说:”这和《悬崖之上》里张译逃跑的树林一模一样!”列车员小刘笑着递给他一份特别设计的电影地图:”明天我们会在五营森林公园安排《雪豹和她的朋友们》的露天放映,导演说不定会来哦。”
这趟国际专列简直是把电影片场搬进了车厢。餐车挂着《白日焰火》的巨幅海报,走廊变身微型展览馆,陈列着《钢的琴》《Hello!树先生》等东北题材电影的手绘分镜稿。来自新加坡的林女士在文创展示区流连忘返:”这个《暴雪将至》同款煤油灯太酷了,我要带回去当纪念。”更绝的是厕所门都被设计成老式电影院进场口的模样,推开门还能听见《冰山上的来客》经典台词的回响。
在伊春站的欢迎仪式上,当地鄂伦春族表演者唱着《黑骏马》的主题歌跳起传统舞蹈,几个外国游客跟着节奏拍手。来自吉隆坡的梁先生举着刚买的《大辽太后》纪念邮票说:”以前只知道中国有长城故宫,现在发现电影里的东北这么有意思,明年我要带家人来体验《智取威虎山》里的林海雪原。”
这两趟看似普通的列车,正在悄悄改变着文旅融合的玩法。临沧文旅局的王科长算过一笔账:”《云南虫谷》播出后,取景地翁丁古寨的游客量翻了五倍。现在专列把十几个影视取景地串成珍珠项链,淡季也能保持热度。”而在伊春,铁路工人们把废弃的绿皮车厢改造成”电影主题民宿”,墙上挂满各个年代的电影放映机,睡在《钢的琴》同款铁架床上,清晨还能听见《铁道员》里的汽笛声。
当列车驶过云南元阳的梯田,夕阳把车窗染成《千里走单骑》里的金黄色;当哈尔滨的雪花飘落在《悬崖之上》取景地的站台上,来自热带国家的游客们仰头接雪的画面,恰似银幕里的长镜头。或许正如乘客留言簿上写的那句:”这不是在看电影,是住在电影里。”这两条蜿蜒的铁轨,正在把胶片上的光影变成可触碰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