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俊执导,孙俪新剧《品道》果然大爆!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蛮好的人生》:当”娘娘”变成保险业务员,孙俪这次真的”蛮好”
最近打开电视,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孙俪。不过这次她不再是《甄嬛传》里运筹帷幄的娘娘,也不是《安家》里雷厉风行的房产中介,而是摇身一变成了保险业务员胡曼黎。这个新角色有点意思,开场就被客户泼了一脸水,狼狈得让人差点认不出来。但就是这个看起来”不太体面”的角色,让《蛮好的人生》开播五天就登顶全网收视榜,收视率直接破2。
说实话,刚开始看到孙俪要演喜剧,我心里还犯嘀咕。毕竟她之前的角色大多偏严肃,突然要演一个带点市井气的保险业务员,能行吗?结果第一集就把我给看乐了。胡曼黎这个角色太鲜活——她会在客户面前装腔作势,把普通保险包装成”高端定制”;被泼水后不是哭哭啼啼,而是抹把脸继续推销;甚至还会偷偷用公司的咖啡机给自己冲特浓咖啡提神。这些小细节让角色一下子立住了,完全打破了孙俪以往的荧幕形象。
导演汪俊这次又给我们带来了惊喜。从《小欢喜》到《小敏家》,他特别擅长把普通人的生活拍得有滋有味。这次他把镜头对准了保险行业,说实话这个行业在国产剧里还真不多见。为了拍得真实,剧组可没少下功夫。听说光是前期调研就做了大半年,编剧团队跟着真正的保险业务员跑客户、开早会,连保单上的专业术语都反复核对。所以你看剧里那些案例——给网红猫买保险、给古董字画投保,虽然听着离谱,但都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业务。
胡曼黎这个角色的成长线特别有意思。她不是那种一上来就完美的职场女强人,反而有点”江湖气”。为了签单会耍点小聪明,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甚至还会编造自己的”成功经历”来赢得客户信任。但随着剧情发展,你会发现这些看似精明的做法其实给她埋了不少雷。比如有集她为了抢单,把竞争对手的底价透露给客户,结果差点被行业拉黑。这种”打擦边球”带来的后果,让角色显得特别真实。
孙俪在采访里说过,她特意给胡曼黎加了些”毛边”——比如说话带点上海口音,着急时会不自觉地摸耳垂,见大客户前要偷偷补口红。这些生活化的小动作让角色更有烟火气。最逗的是有场戏,她为了说服一个固执的老太太投保,硬是陪着跳了三天广场舞,最后签单时腿都是抖的。这种又心酸又好笑的桥段,在剧里比比皆是。
汪俊导演说过,他拍戏最看重人物的”文学性”。这话听着挺玄乎,但看剧就明白了——胡曼黎虽然是个小人物,但她的挣扎和成长特别打动人。从最初把”签大单、开豪车”当作成功标准,到后来慢慢理解什么是”蛮好的人生”,这个转变过程既自然又有说服力。有场戏我印象特别深:当她终于拿到年度销冠,站在领奖台上却突然哭了,因为发现为了这个荣誉,她错过了外婆的八十大寿。这种对”成功”的重新思考,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深刻。
现在市面上职场剧不少,但要么太悬浮,要么太苦大仇深。《蛮好的人生》难得地把职场拍得既真实又轻松。它不回避保险行业的困境——人们对保险业务员的刻板印象、行业内卷的压力、签单背后的辛酸,但都用一种举重若轻的方式呈现。比如用上海话演绎的客户投诉戏码,明明是在吵架,却因为方言的韵律感变得特别有喜感。
追到最新几集,胡曼黎开始带团队了。看着这个曾经自己都站不稳脚跟的业务员,现在手把手教新人怎么面对拒绝,怎么在坚持原则和完成业绩间找平衡,突然就理解了片名说的”蛮好”是什么意思——不是完美无缺,而是在磕磕绊绊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踏实和满足。这大概就是汪俊和孙俪想通过这部剧告诉我们的:人生啊,过得去就行,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