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7月5日上映,陈思诚执导,张小斐探寻真相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键盘侠成为”侦探”:张小斐新片《恶意》撕开网络暴力的遮羞布
“滨江三院双人坠楼案”的监控录像神秘消失,网上却已经炸开了锅。有人信誓旦旦说看见白衣女子推人,有人分析这是精心策划的谋杀,更有人直接@警方要求立即抓捕”凶手”。张小斐饰演的记者叶攀举着手机,屏幕上不断跳出的评论像刀子一样扎向案件当事人——这就是《恶意》开场十分钟就让人脊背发凉的场景。
陈思诚这次玩得够狠。他监制的这部新片直接把镜头怼到了每个网民的脸上:你们在评论区敲下的每个字,都可能变成压垮别人的最后一根稻草。电影里那个坠楼案设计得特邪乎,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同时从医院顶楼坠落,一个当场死亡,一个重伤昏迷。警方调查陷入僵局时,网上已经有人把重伤者王婷的社交账号扒得底朝天,连她三年前点赞过什么微博都被做成”杀人动机分析图”。
张小斐这次完全颠覆了”李焕英”的温柔形象。她演的调查记者叶攀总穿着皱巴巴的衬衫,电脑包里永远揣着录音笔和充电宝。有场戏特别戳心,她蹲在医院走廊里翻垃圾桶,就为找那张被撕碎的诊疗单。镜头扫过她虎口处的老茧,那是常年按快门磨出来的。这个细节比什么台词都更能说明,这是个为了真相能豁出命的主儿。
电影海报早就暗示了这场舆论狂欢有多疯。那些用血红色大字报形式呈现的网友评论,什么”杀人犯快去死”,”一看就是小三脸”,全是用真网友留言改的。最绝的是海报角落里藏着个二维码,扫进去居然是段模拟网络直播的伪纪录片,画面里晃动的镜头和满屏弹幕,跟现实里的热搜现场一模一样。
来牧宽和姚文逸这两个新导演胆子真大。他们敢让镜头在命案现场和手机屏幕之间来回切换,上一秒还是血迹斑斑的坠楼点,下一秒就切到网红在直播间分析”凶手微表情”。有段蒙太奇绝了,法医在解剖室量伤口尺寸的画面,跟键盘侠在评论区数”死者微博错别字”的镜头交叉剪辑,看得人头皮发麻。
影片中段那个反转来得猝不及防。当叶攀终于找到关键目击者时,老太太颤巍巍掏出手机:”姑娘你看,网上都说那闺女是杀人犯…”这时候观众才反应过来,那些刷屏的”求死刑”弹幕,早就淹没了可能的真相。有个长镜头跟着叶攀穿过挤满主播的医院走廊,各种补光灯和麦克风戳到受害者家属脸上,这场面比任何恐怖片都吓人。
陈思诚团队这次把悬疑片拍成了照妖镜。他们设计了个细思极恐的情节:真凶其实一直在引导舆论风向,专门注册小号带节奏。电影里警方调取的聊天记录显示,某个狂骂受害者的账号,登录IP居然和医院值班室重合。这种操作太写实了,现在网上多少”热心网友”其实就是当事人自己?
这片子最狠的还是结局处理。当所有证据指向某个”完美凶手”时,叶攀在监控死角发现枚带血的纽扣——而它属于全程在镜头前表演”正义使者”的网络大V。这个设计简直是对现实最辛辣的讽刺:那些叫嚣着要别人社会性死亡的,往往自己手上才沾着血。片尾字幕滚动时,影院里安静得能听见有人倒吸凉气。
看完电影我盯着手机看了半天。那些往常随手就划过去的评论区,现在看着像一个个微型审判庭。张小斐接受采访时说过,拍完这片她三个月没敢看社交软件,”总觉得每个点赞都在参与某种审判”。《恶意》就像往观众心里扔了颗炸弹,它炸开的不仅是悬疑片的新玩法,更是这个人人举着道德大棒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参与的集体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