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武之地》预告:肖央齐溪战火逃生,窒息感爆棚

《用武之地》预告:肖央齐溪战火逃生,窒息感爆棚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战火中的逃亡:《用武之地》如何用镜头撕裂和平假象
“快逃!”——这两个字在《用武之地》15秒的贴片预告里像子弹一样射向观众。肖央饰演的驻外记者马笑满脸血污,拉着齐溪扮演的医生潘文佳在枪林弹雨中狂奔,身后是炸开的火光和模糊不清的武装分子身影。这组镜头直接把我按在了座位上,呼吸都跟着急促起来。
《用武之地》预告:肖央齐溪战火逃生,窒息感爆棚 -1
宁浩监制、申奥导演的这部新片,取材于境外人质幸存者的真实经历。故事从一对夫妻的切入——马笑和潘文佳这对夫妇,一个是用镜头记录战争的记者,一个是用手术刀拯救生命的医生,却在陪同工程师苗峰(郑恺饰)时,被极端组织连人带车劫持。预告片里有个细节特别扎心:齐溪的白大褂上沾满血迹,她颤抖着给伤员缝合伤口时,武装分子的枪管就顶在她太阳穴上。
影片在海外实景拍摄的成片效果相当震撼。从流出的工作照能看到,真的在战乱地区搭建了关押人质的牢房,墙上的弹孔和干涸的血迹都不是做旧效果。肖央在采访中提到,有场戏是他被按在泥水里审讯,拍完后发现膝盖真的磨出了血——”那种疼痛突然让我理解了,为什么真实事件里的受害者会说宁愿死也不想再经历第二次。”
任达华饰演的华侨商人周伟杰成为片中的关键人物。这个角色原型据说是位在非洲经商的温州人,预告里他教其他人质用铁皮罐头制作简易刀具,用方言低声说:”在这里,活命的本事比钱重要。”有场未曝光的戏份是他在转移途中突然扑向守卫,给其他人创造逃跑机会,结果被乱枪打中后背。申奥导演坚持用长镜头拍摄这段,任达华拍了七条才过,最后虚脱到需要吸氧。
郑恺扮演的工程师苗峰可能是最让人意外的角色。这个戴着眼镜的文弱技术员,在极端环境下显露出惊人的生存智慧。有场戏是他拆解手机电路板制作引爆装置,手指被炸得血肉模糊还在计算爆破当量。郑恺为了这个角色去学了基础的电子工程知识,片场随时揣着本《野战生存手册》。
影片的纪实风格让人想起《孟买酒店》那种窒息感。申奥导演要求所有演员提前一个月进入”人质状态”——没收手机、定量配给食物、随机半夜突击审讯。齐溪说最崩溃的是有次被蒙头带走,听到肖央的惨叫声却看不见人,”那种绝望不是演出来的,我指甲把手心抠出血都没感觉”。这种近乎残酷的拍摄方式,为的是还原真实人质那种”每一秒都在生死线上挣扎”的状态。
从制作特辑能看到,剧组在摄影上下了狠功夫。大量第一视角镜头让观众仿佛亲历绑架现场:晃动的画面里是突然砸过来的枪托,失焦的视线外有听不懂的怒吼,这种视听语言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有个镜头是肖央从地牢缝隙望出去,看到当地孩子拿着AK-47玩耍,背景音里却是手机录音播放的女儿生日歌——这种撕裂感正是影片想表达的:战争如何扭曲最普通的人性。
坏猴子和裕野两家公司这次玩真的。他们没把这片子拍成英雄主义片,而是聚焦在”普通人如何变成野兽又找回人性”的过程。马笑夫妇从最初”相信谈判能解决”,到后来不得不亲手制造杀戮;周伟杰嘴上说着”各安天命”,最后却为救陌生人挡枪;连武装分子里都有偷偷给人质塞面包的少年。这些灰色地带的刻画,比单纯渲染暴力深刻得多。
现在想想预告片结尾那个画面还起鸡皮疙瘩:齐溪满脸是血地抱着不知生死的孩子,背景是燃烧的联合国旗帜,她对着镜头说”我们只是来帮忙的”——这话听着多讽刺啊。在战火面前,医生、记者、工程师这些文明社会的身份标签,瞬间就被撕得粉碎。
《用武之地》这个片名取得妙。它既指战乱地区成为暴力表演的舞台,又暗喻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用武之地”。我们坐在安全的电里看的紧张刺激,对真实经历者来说却是挥之不去的噩梦。2025年上映时,不知道银幕上的弹孔和血迹,能不能击穿某些人对战争的浪漫想象?毕竟预告片里任达华有句台词说透了:”这里没有英雄,只有想活命的可怜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