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风流一代》罗马首映,意大利4.17上映

贾樟柯《风流一代》罗马首映,意大利4.17上映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贾樟柯的《》在意大利掀起热潮:赵涛这张脸,藏着中国女人二十年的秘密
罗马院的灯光暗下来,银幕上出现一张熟悉的面孔——赵涛饰演的巧巧,眼神里带着千禧年特有的懵懂与倔强。这是《风流一代》意大利版上的画面,也是整部电影的时间锚点。3月31日那场超前点映结束后,有个意大利姑娘红着眼睛问贾樟柯:”为什么巧巧在便利店擦玻璃时,手指会不自觉地跟着耳机里的音乐打拍子?”导演笑着回答:”因为2001年的中国女孩,连享受音乐都得偷偷摸摸。”
贾樟柯《风流一代》罗马首映,意大利4.17上映 -1
南尼·莫莱蒂主持的这场放映会成了小型中国文化沙龙。当西说起”贾樟柯镜头里的山西县城比威尼斯更让我心碎”时,现场突然响起掌声。这种共鸣或许能解释,为什么《还有明天》在意大利本土外的最大票仓会是中国——4221.7万票房背后,是”浪漫电影发行科”精准戳中了海外观众对中国现实的猎奇与共情。
赵涛的脸成了行走的年表。从录像厅里穿垫肩西装的陪酒女,到电商仓库穿着工装裤盘点货物的中年组长,她眼角细纹里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密码。有场戏特别戳人: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当晚,巧巧在城中村天台晾床单,电视里的欢呼声与楼下麻将馆的吵嚷混在一起,她突然把湿床单蒙在脸上无声痛哭。这个长镜头没有配乐,却比任何爱国歌曲都更真实。
贾樟柯《风流一代》罗马首映,意大利4.17上映 -2
贾樟柯这次玩了个危险的实验。他用GoPro偷拍深圳三和人才市场的日结工,把4:3画幅的老DV素材和8K超高清画面粗暴拼接。当观众被突如其来的画质切换搞得头晕时,银幕上的巧巧正对着美容院镜子说:”像素变高了,我反倒认不出自己。”这种形式上的眩晕感,恰恰是中国人这二十年的集体体验。
都灵某个咖啡馆里,几个留学生为”巧巧该不该离开小镇”吵了起来。这让人想起电影里那个绝妙隐喻:她总在擦各种玻璃窗,从歌厅的彩绘玻璃到高铁的减速玻璃,最后在iPhone专卖店的落地窗前,看见自己与橱窗模特重合的倒影。这些玻璃既是物理屏障,也是时代滤镜,把中国女性的困境折射成万花筒里的彩色碎片。
目前《风流一代》国内票房刚破千万,但它在海外市场的后劲让人想起当年的《三峡好人》。有个特别有意思:意大利版海报把英文名译作”Generation Swagger”,那种昂首阔步的姿态,与电影里踉跄前行的巧巧形成奇妙互文。或许正如贾樟柯在罗马说的:”真正的风流不是衣袂飘飘,是沙尘暴里梗着脖子不低头的样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