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邂逅哪吒:揭秘电影童话之谜

安徒生邂逅哪吒:揭秘电影童话之谜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安徒生童话与电影:当小遇见哪吒
记得小时候第一次读到《海的女儿》时,那种震撼至今难忘。小美人鱼为了爱情不惜放弃自己美妙的声音,忍受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的痛苦,最后却化作泡沫消失在晨中。这个来自丹麦的童话故事,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进了无数中国孩子的梦里。
安徒生邂逅哪吒:揭秘电影童话之谜 -1
说起来,安徒生童话能在中国这么受欢迎,还得感谢叶圣陶先生。上世纪20年代,是他最早把这些故事翻译成中文。想想看,从那时起,《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些故事就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长大。现在去丹麦的安徒生博物馆,还能听到中文解说呢,可见咱们中国观众在他们心里分量有多重。
安徒生笔下的故事特别有意思。你看《小美人鱼》,完全不是那种等着王子来救的柔弱公主,而是个敢爱敢恨、为理想付出一切的姑娘。还有《豌豆公主》,那个娇气得连二十层床垫下的豌豆都能感觉到的公主,安徒生写的时候明显带着调侃。但最打动人的还是他故事里那种带着忧伤的美——小美人鱼最后没能和王子在一起,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平安夜冻死在街头,这些结总让人心里酸酸的。
安徒生邂逅哪吒:揭秘电影童话之谜 -2
迪士尼可太懂怎么把这些童话搬上银幕了。1989年的动画版《小美人鱼》,把海底世界拍得跟梦境似的,小美人鱼唱着”Part of Your World”时眼睛里的向往,看得人心里发烫。还有《冰雪奇缘》,虽然改编自安徒生的《白雪女王》,但艾莎和安娜姐妹的故事,不正是延续了安徒生对独立精神的刻画吗?艾莎那首”Let It Go”一唱出来,全世界的小姑娘都跟着疯魔了。
童话改编成电影有个特别大的优势——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终于能看见了。《哈利·波特》里的魔法学校、《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疯帽子茶会,在大银幕上活灵活现的,比光看文字过瘾多了。我记得第一次在IMAX厅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只栩栩如生的老虎差点让我从座位上跳起来,这种震撼是读书时体会不到的。
安徒生邂逅哪吒:揭秘电影童话之谜 -3
有意思的是,不光外国童话能改编得好,咱们中国的神话故事拍成电影也特别带劲。《哪吒之魔童降世》里那个烟熏妆的哪吒,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喊得人热血沸腾。电影里山河社稷图的梦幻场景,哪吒和敖丙在夕阳下踢毽子的画面,美得跟童话似的。这不就跟安徒生笔下那些反抗命运的角色一脉相承吗?
德国有家出版社特别有意思,他们把中国的《叶限》(就是西方”灰姑娘”故事的原型)收进了世界童话系列。这说明啥?好故事不分国界。咱们的《西游记》在外国人眼里,估计就跟我们看《格林童话》一样神奇。
安徒生邂逅哪吒:揭秘电影童话之谜 -4
现在想想,为什么童话改编的电影总能打动我们?大概是因为不管科技怎么发达,人心里永远住着个孩子。《寻梦环游记》里墨西哥的亡灵节,《头脑特工队》中具象化的情绪小人,这些电影把童话般的想象力与现实情感糅在一起,让我们在光影中找到共鸣。
未来的电影肯定还会从童话里挖。听说迪士尼正在筹备《白雪公主》的版,咱们国产动画也在筹备《二郎神》系列。想想就期待——当高科技遇上老故事,当东方神话碰撞西方童话,该擦出多精彩的火花啊!就像安徒生说的:”童话就像种子,先在想象中发芽,然后在心里开花。”而电影,就是让这些花开得更灿烂的阳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