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科长”告别:艺术家于洋逝世,95岁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北京的夜空下,一颗璀璨的星辰悄然陨落。3月1日的夜晚,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于洋。他的生命之火在95岁的高龄时熄灭,但他在银幕上留下的光影却永远闪耀。
说起于洋,他的演艺生涯跨越了70多个春秋,从新中国第一部长篇故事片《桥》开始,他就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桥》中,他的身影成为了新中国电影的开篇,而在《山间铃响马帮来》里,他饰演的苗族青年黛乌,以其独特的魅力,让观众记住了这个角色。《英雄虎胆》中的侦察科长曾泰,他深入敌匪内部,假扮身份,展现了一个英雄的智勇双全。在《青春之歌》中,他饰演的江华,以其激情和热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暴风骤雨》中的肖祥,以及《大浪淘沙》中的靳恭绶,每一个角色都深深烙印在观众的心中。
1977年,于洋转型成为导演,他用镜头继续讲述着故事,拍摄了《戴手铐的旅客》《大海在呼唤》等影片,每一部作品都是他艺术生涯的延续。他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银幕上,1962年,他被授予“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的称号,2010年,他又荣获第19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这些荣誉是对他在电影艺术上贡献的最好证明。
于洋先生对于电影创作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电影创作离不开生活的积累,这一点在他饰演的曾泰一角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为了更好地诠释角色,他征询了前辈蓝马的意见,注重每一个表演细节,力求完美。他对于英雄的看法也同样深刻,认为每个时代对英雄的概念都不一样,但英雄的共同特点在于他们能够推动国家和民族历史前进。
对于国产电影,于洋先生抱有很高的期望,他盼望着国产电影能够越来越好,这也是他对中国电影艺术的一份深情寄托。从革命者到演员,再到导演,他与他塑造的无数经典角色形象一道,成为了中国电影艺术长廊里一卷壮美的图画。
如今,于洋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艺术精神和对电影的热爱将永远激励着后人。让我们一起致敬、缅怀于洋先生,愿他一路走好,在天国继续他未完的电影梦。